为什么不完全消除“蓝光”?

发表时间:2022-02-10 11:21

谈起蓝光LED,众人只知其危害,那蓝光可太冤了。蓝光LED的研发本是带着无数科学家的期盼和努力,如今却遭受无数骂名,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?让我们一探究竟!


1. 回到没有蓝光LED之前

早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到80年代,LED一直只有红、黄、绿三种颜色。红光二极管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,绿光二极管也已存在多年,然而发光效率极低,仅约1 lm/W。没有蓝光的LED亮度不足,无法达到日常照明标准,加上价格高昂,人们只能将其用作电子产品的指示灯。

如今,LED照明产品逐渐普及并且全面替代传统照明产品,与蓝光LED的问世有着莫大的关系,毫不夸张地说,没有蓝光LED就没有LED的今天!


2.蓝光问世

直到科学家们研发出“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”,LED自此才能够成为照亮世界的白色光源。

它的出现可以说是颠覆了白炽灯和节能灯的时代,与白炽灯、荧光灯相比,LED能耗更低,寿命更长,而且可实现智能化操控,是节能环保的“绿色照明”。

因此进入市场后,呈现爆发式增长。蓝光LED甚至被称为是爱迪生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。


3.与蓝光和平共处

然而为了让灯光更白更亮,LED灯中被加入峰值过高的蓝光,这不仅危害视力健康还会使人体的生理节律紊乱。

正常光线应该聚焦在视网膜上,但是‘蓝光’波长比较短,它聚焦在视网膜前面,这种情况能够造成视物疲劳。

日常生活中少量接触‘蓝光’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如果大量接受‘蓝光’,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,比如白内障;在眼底的视网膜和黄斑吸收了以后,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的细胞损伤,如黄斑病变。如果损伤大,可能会表现一些炎症反应,出现视物变形、眼前发黑变暗、视力下降。

其实蓝光本身没有危害,阳光中亦有蓝光,只是滥用蓝光,就像直接在阳光底下看书一样,光线过强,才导致“蓝光危害”。


研究表明,波长在480纳米左右的蓝光对人体是有帮助的,它能够调整生物节律,提高睡眠质量、调动情绪,同时对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帮助。因此,一味追求“防蓝光”并不可取。

最后,如果想佩戴“防蓝光眼镜”,建议到正规的眼镜店购买符合国标的镜片产品,以免防蓝光产品不但“蓝光”防不住、反倒对其他光线造成更多干扰,进而伤害眼健康。




分享到:
Lantern  Lighting

QQ/WeChat:2215658491 联系邮箱:ceosteven@bulbm.com 联系电话:0757-25594333 联系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西堤路74号